c8f888a990cd7957a28bc7438b3568af.jpg
良渚玉鸟集|杭州艺文新地标

玉鸟集坐落于杭州良渚文化村,是万科良渚文化村系列项目的最后一块拼图,也是杭州市政府良渚文化大走廊上的重要节点。作为复合型商业街区,它在三条脉络上发生着共鸣:一是穿越几千年时空的良渚文化遗迹之旅;二是近百年来良渚生活发展的时光变迁;三是杭州万科深耕二十余载构建的现代社区蓝图。新生于这片土地,玉鸟集承载的是良渚未来生活的时代角色,它融合了烟火与文艺、城市与远方。景观设计尊重场地的时间属性,以现代为基底、远古为线索,营造新的良渚商业生活。期望打造轻松治愈的日常,来满足各人群、多时段的使用。

edfef901b868f26cb6cb1841dace1525.jpg
玉鸟集,诉说着新的村落生活
64c9bb1536eed1feaed16d37f11124ee.jpg
玉鸟在良渚

良渚文化的影响力源远流长,时至今日已然成为了杭州、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。在设计之初,我们多次探访良渚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,希望古良渚的精神和智慧可以在这里被传承,并延续地域文化自信。即使是现代重塑,也依然可以保留“良渚村落与街道”这一空间质感。

196f25d0d3a7cc3030e3cd6b008adbd4.png
山下的街道
77f0b30362efaaefee7e189c9c0aa43d.png
70c1b07ac06adf28b8df24d3984a21fa.png
现代商业街区的“村落理想”

友好公共链接是景观规划思考的重要一环。作为杭州万科在良渚文化村的最后一块拼图,由本案联动周边地块关系至关重要。从大片区来看,良渚文化村的居住形态已非常成熟,原有的村民以及陆续搬入的人们聚集在本案周围,但还需一个小镇活力中心串联彼此间的邻里生活。从商业角度来看,早年陆续开放的大屋顶艺术中心、玉鸟流苏商业和美丽洲教堂等各自辉映,但缺乏物理连通使其共融为一体。于是景观尝试在原规划的基础上,重新构想一个更加公共开放的空间,从外部便捷到达,在内部畅游其中。

ff844b1c86b1a697f2ce819e2c897632.jpg
549d5c212f16ceb73d3ad2f3229b3669.jpg
整合交通,车辆分时段控制,人行全时段漫游
6138409efd6b0b4da7bfe2034cdd8489.jpg
“一条友好界面”

由街角广场、绿地公园、季相花园、绿色街道、城市开口、车站和自行车停放点等共同组成友好城市界面,柔和了商业边界感,与文化村的原有街道进行有机融合。商业周围寻找更多的城市接口,以吸纳村民进入使用。玉鸟集想要传递的开放式街区理念:一个想到就能去的地方。

街角广场:村民广场与谷仓广场为自由开放的大尺度共享场所,预设一些空间留白,重要的村落活动都会在这里开展。

144d3bcf135b3a92655d4ebac81ad537.png
院坝广场
912a9f2d27b43d5347479831914fbbc2.jpg
c905d19db963f8c80f59411389f95806.jpg
9d9fe83edec04b5e9c12d64a40ca4c46.jpg
c3a2b5db96ee172e681c27bedf3015e6.jpg
4a1569b9d68e2d9d2d475082d047da25.jpg
村口“水井”的现代演绎
8074adec5a210795611ff1e1b306d4fd.jpg
3a051a9569383f8b5f22067c1de0d836.jpg
保留的松树,成为玉鸟集的村口大树
“阡陌内街”

玉鸟集的内部有多条或长或短的街道组成。街道并不独立存在,与建筑和室内融合在一起。在阡陌内街中,我们加入了两种节奏:一是在街道中心交汇处的“玉鸟广场”,二是在街道之间“下一棵大树”的空间线索。

玉鸟广场:此处的功能是营造一个烟火气的公共领域。景观在其中承担媒介者的角色,提供了适宜的可坐区域、少量水的互动以及温馨植物环境。然后将社交的舞台还给村民,以期待村落故事自然的发生。

4180d674527acaf960e7db79f4d6541e.jpg
外摆的商业氛围和广场上人们的聚集,成为这里有趣的互动
0c83c61220e038c0ae95111c367bff2a.jpg
e315150fe5ff98e0df74d7956ac0580f.jpg
“寻找下一棵大树”

在参观良渚遗址公园的过程中,我们观察到野原之上屹立着很多高大古树,就像守护者一般讲述着良渚故事。这些大树辽远可见,同时也被作为各景点小站的等候遮荫使用。在游览的过程中以一棵大树为视觉目标,游客就知道下一个参观景点要到了。我们希望把这种空间灵感借到玉鸟集中,起到串联各街区的作用。

98231840c777a79f1e23d8d9c5173210.jpg
大树穿出建筑空隙,与屋檐一起构成村落天际线
5e292c2724542506a50e1713ba542ef2.jpg
40fb22ca70569b5b8c71668a4f4e59a6.jpg

大树下的街道尺度:玉鸟集内街有丰富的商家业态,每一家的户外延伸尺度需要景观制定基本的约束导则。这种约束用来适度区分公共通行空间和商家自用空间,使小镇系统能够有机的循环运转。然而这种约束不应该是呆板的制式,在约束的界限内,我们细化了情绪颗粒度,定制化的打造每家店铺的领域感、材质和植物特色,让村落的每个角落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和表情。

 

5300b50f631962a77c2bdc7fdf6267a4.png
变化的铺地,丰富和界定了不一样的空间
63e3e2b2bd5ecf7fd3df9b8bf27760c3.jpg
村落绿洲
160cd1b21a1e85ba5a9b67ef2e2f1f5e.jpg
村落绿洲
6c55e0bd3d8f01a997846eb52e5eda3d.jpg
玉鸟的“羽毛”,轻柔变化成了标示牌
9b619a96ab9479b573c021f7bd72e8a0.jpg
“生命力”这个词语被反复提及,并实际覆盖整个小镇,即使一些消极角落,窄缝里也可以生长出属于它们的美
ac662b73c38acac50ef5002f29a21aa4.png
檐下的故事
1ce09b0365791acde02cf83c1767dac9.jpg
8f97f54e79243a4e0bcd71f103b36d3e.png
檐下的故事

良渚季相花园:玉鸟集南侧的城市主干道连接了良渚与城市的关系,这里即是商业的对外展示面,也是文化村的日常通行门户。主干道与商业之间拥有较宽的市政绿带,可以被景观利用轻打造。我们希望这里不是一条常规的城市绿带做法,而是可以承载良渚土地质感的场所存在,所以进行了一场模拟远古自然的景观实验:以起伏的大地为台基,质朴的石铺为路径,挺拔向上的大树随机而生,局部蕨类小花园形成群落,共同变成一个古朴自然的“远古基底”,托起现代建筑漂浮于基底之上。人们在其中,可以感受山谷石滩、草木浅溪,植物四季的生机活力,度过轻松慵懒的慢时光。

5944578fb2029ab432c740d5e12d2532.jpg
花园绿地是城市道路与村落商业的过渡
6e265fc928ea1f26946019745784703c.png
花园模糊了市政步行道的关系,使匆匆过路的人也可以慢下来,在街边小憩
447be2d2c85a4378436bb702838d342b.png
花园模糊了市政步行道的关系,使匆匆过路的人也可以慢下来,在街边小憩
57c59298318002ad7023e57142ae67b8.jpg
商业空间与花园交融

大地原野公园:位于“友好界面”的最西端,原本荒废的农田用地已不适合现代商业空间,虽然农作物被移出,但我们依然想要保持大地的轮廓和原野感。通过梳理地形关系和植被密度,使其区别于城市商业的独特空间:“这个山中的商业里,还有一片小山”。这片小山离我们很近,完全融入人的日常,并向所有人开放。设计手法上通过轻改造和材料的克制,能保留原村落的部分记忆。梳理后的大地原野公园,既是玉鸟集商业街的外延空间,同时,也成为良渚小镇村民活动聚齐的共乐园。

 

7e1faf8c3503a8fc59aad7fe14b1b3db.jpg
近处的山丘连绵了远山的包裹
3341cab55ca40ce169a57fbd04848ebf.png
c43bc4ac1d1b20f34ce088f34cdac729.png
bc97db8eec152f3518bb1ace1b452537.jpg
消夏的夜晚,大地原野公园是村民最喜爱的地点
11850d2384a55eadda6d77d951835275.jpg
消夏的夜晚,大地原野公园是村民最喜爱的地点
cfda008140af06331e1b9596866eba32.jpg
公园与商业的交接处,被大尺度放开成为美食广场。在村民食堂的用餐者可以就近走出户外慢享
“生长的台基”

“大谷仓”是良渚明星建筑群里的地标存在,由大舍事务所设计。景观专业负责梳理建筑台基部分,从技术的角度辅助建筑主角。我们希望景观的存在感尽量消隐,甚至让人感受到这里只有一个建筑物体。

f8ed059be902f3e56f31ec8820a47504.jpg
大谷仓的风景
de47876728f2ad572bc38c9b27c52103.jpg
b05c271b197606773089ffd868915fec.jpg
4fc297456c2dd2e20316f8c27be0c869.jpg
谷仓下的故事
2fb726f76371796489ca27828cb64128.jpg
“远古的线索”

玉鸟集作为良渚文化村的核心,必然会发生一些历史共鸣。我们认为宏大且厚重的文化叙事在商业空间中需要被克制,村民的日常生活不会承受文化叠加的打扰。于是景观提出一个理念:以现代为基底,远古为线索,营造新的良渚商业空间。让历史脉络潜移默化的书写进当代“空间肌理”当中。

bf9b407af41ff05a0c810af5d2505bbd.png
一些期许

常规逻辑下,景观在商业空间里,往往希望被扮演成能够一眼看见的“浓重一笔”。 然而在玉鸟集,我们让景观成为一种情感连接的载体,它润物细无声的承载了人们的生活日常。 相较于那些梦里的“诗和远方”,玉鸟集是那个随时停留,享受当下的“近处”。人们对记忆中的村落是有情怀的,这种记忆是鸡犬相闻、是童嬉老戏、是邻里成簇又或是生人间互道一声安好。这些故事发生的场景在村口大树下、院坝上、街坊间。建筑是吃饭睡觉的目地场所,“公共空间”才是邻里们邂逅聚集,寄托灵魂的栖息地。

玉鸟集,诉说着新的村落生活。故事不断发生,万物繁茂生长,持续散发生命力。 有趣的灵魂终将在这里相遇。

6d06e95df7b3a5bed39941cb01b25e87.jpg
39cb3b5c575b500ba4d0e25a6e99441c.jpg